生鲜新零售变局 改道社区+小业态

11月30日,坐落在深圳莲塘的“盒马里”即将正式开业,这是盒马旗下首个购物中心,主打“一站式一体化”服务。

11月30日,小鸟CMS走访盒马里了解到,盒马里经营面积有40000平方米,是一个社区型购物中心,共有三层,一楼以餐饮和服饰、珠宝为主打,二楼则是盒马鲜生、儿童天地和生活服务中心,三楼是健身中心,大部分店面的店型都比较紧凑,目前包括优衣库、华为、奈雪的茶、中国国旅、虫虫绘本馆在内的60多个商家已经入驻。

开购物中心的意图


盒马里所有商品的结账方式都是使用盒马app付款或现金支付,商场内包括华为、九阳等部分商家已经入驻盒马app,消费者可实现“一站式送到家”,并且享受免配送费。

不少商家告诉小编将在近期入驻盒马app。在盒马里一楼经营银饰的店员表示,“过几天店铺的商品将会在盒马app上线,不过商品种类会比商场的少一些。”

根据盒马的介绍,与目前的所有购物中心不同,盒马里通过数据驱动,重构“人、货、场”的购物中心,实现购物中心运营方对“货”的管理,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玩法、特点和服务。

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说,购物中心是零售业态中最高级、最综合的形态,比任何其他单一业态更具魅力,更有经营前景,它跟生活最贴近,是把吃喝玩乐和娱乐都结合在一起的业态。阿里经过了多种业态的实验后,也是时候尝试购物中心的业态了。

针对开设购物中心的想法,盒马CEO侯毅此前曾表示,“盒马里是来解决你周六周末和小孩的亲子活动、小孩教育,提供日常的便利性服务。”

不过,在专注新零售系统研发的何总看来,“盒马开购物中心是为了流量。”他11月2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,阿里巴巴在电商方面的拉新越来越困难,拉新成本越来越高,但是购物中心有庞大的人流,这种人流对于拉新有很大的价值,通过购物中心拉新,同时还可以提高用户的购物频次。

针对开设购物中心的运营细节和盈利前景,小编向盒马鲜生了解情况,未收到回复。

加速调整的 “新零售+餐饮+精品超市”

自2016年马云提出“新零售”概念后,阿里巴巴就通过收购、兼并等方式入局多家百货、大型超市,包括大润发、银泰、三江等等,不过最受关注的还是其内部孵化的新零售超市“盒马鲜生”。

自2016年1月在上海金桥广场开出首店以来,盒马鲜生第一年即开出8家门店。等到2017年,新零售赛道就更加热闹。1月,永辉超市的“超级物种”在其大本营福州横空出世;4月,苏宁易购的“苏鲜生”在徐州开业;5月,新华都的海物会降临福州;7月,美团点评的掌鱼生鲜在京开业。京东则在2018年1月开出第一家7fresh,同月,复华商业集团的“地球港”在北京六里桥正式亮相。

除了超级物种的经营面积较小外,这些新零售物种的经营面积大都在2000平方米以上,其中海物会的经营面积甚至高达5000平方米,对“大”的追求是为了重构超市新的购物体验。

开购物中心的意图

以海物会为例,区别于传统超市,其设置了提供超过150种海鲜的海鲜池和占经营面积70%以上的就餐区域。这也是新零售超市的普遍特点:拥有海量的海鲜和宽敞的就餐环境。除此之外,打通线上线下,让超市跳出传统范畴,也成了新零售超市的应有之义。

然而,无论是对“大”的追求抑或是为了满足“新”的配送需求,都注定了运营一个新零售超市要投入非常多的资金。直至今年9月,盒马鲜生才宣布:“12个月以上门店经调整的息税前利润转正”,这距离其首店开业已经过去了33个月。然而这也不意味着盒马鲜生已经盈利,在这个基础上,净利润还要扣除利息费用、税费等。

而新开业的门店,盒马鲜生并未公开相关的营收数据,但从今年几起股权转让协议可以窥见一斑。10月22日,新华都拟转让负责运营福建盒马的新盒科技的股权,公告显示,截至2019年6月30日,新盒科技亏损4044.43万,而2018年年度则亏损5883.39万元。5月31日,大润发出售持有的海南盒马股权,公告显示,开业三月,海南盒马亏损了972万元。

也就是在海南盒马股权转移的这天,盒马鲜生迎来了首次关店——开业半年多的盒马鲜生昆山店正式停止营业,盒马对此的回应是:“好的要更好,差的也要及时调整,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体魄。”

其它新零售超市的调整也很明显。

有两家企业彻底退出:2018年11月,“地球港”全国5家门店全部停业;今年6月27日,新华都以1元的价格售卖了海物会。

剩余的企业也在加速调整。4月18日,美团点评旗下的小象生鲜位于常州和无锡的5家门店全部关闭,关闭原因为“基于对投入回报的复盘和分配资源的考虑”,小象生鲜也即是掌鱼生鲜调整升级后的版本,目前,小象生鲜仅剩北京2家店面。

今年7月以来,超级物种接连关闭了上海、北京的两家门店,而超级物种所归属的永辉云创板块也因亏损被剥离出上市公司主体。根据永辉超市披露的重要联营企业财务信息,2019年上半年,永辉云创净利润亏损6.2亿元,不过云创旗下除了超级物种,还有永辉生活社区店。

苏鲜生和7fresh虽然没有关闭门店,但比起当初的“豪言壮语”,开店速度明显放缓。11月29日,苏鲜生在南京江东北路的门店正式开业,这也是其第15家门店。按照此前承诺,其在2018年的门店数量就应该达到50家。

而7fresh则面临着高管变动和调整升级,由原来的生鲜超市转向餐食解决方案超市,内设的餐饮区域也由自营改为联营,当初承诺的5年1000家门店也变得遥遥无期。根据其微信公众号的信息,目前门店数量为16家。

小鸟CMS何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线下零售离不开商品、供应链、服务三个方面,店要一家一家开,人要一个一个去培养,商品要一个一个精心选择,只有符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,才能赢得消费者的支持,从而形成良好的业绩和可持续发展,离开了这些,只有概念式的创新是很难长久的。

龚总则表示,新零售超市的尝试,是通过线上线下互动,达到一个新的盈利模式,但这种模式要跑通比较难,一方面是资产很重,另一方面要对消费者消费习惯进行培养,挑战很大。

新零售改道?社区+小业态

不过,收缩、放缓并不意味着互联网巨头放弃生鲜电商市场。相反,这一领域,他们仍然在持续加码。只不过是换了个方式。

盒马在盒马鲜生的基础上,裂变出5个业态,包括盒马F2、盒马mini、盒马菜市、盒马小站,以及上述的盒马里。相比单枪匹马走天下,多业态或可覆盖更多场景、更多人群。

除了盒马里,所有新业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比盒马鲜生要小得多。盒马小站作为盒马鲜生的辅助,定位为城区前置仓,只提供外卖服务;盒马mini面积在500到1000平方米之间,河鲜取代海鲜,增加了一些散装菜,主要开在郊区、城镇;盒马F2的面积在800平方米左右,设在CBD写字楼等商务中心,为白领提供一日三餐和下午茶;盒马菜市的经营面积最大,有2000平方米,定位于社区,缩减了餐饮区域,选品关注一日三餐的选材。

在何总看来,盒马这种业态的组合,到底是好还是坏,尚难定论。在目前情况下去不断尝试,这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,未来在市场中到底哪种业态能够跑出来,能够形成核心的竞争力,这还有待时间去检验。

再来看苏鲜生,尽管它的步伐在放慢,不过苏宁易购在社区便利店的开店速度却排在行业前列,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,2018年苏宁小店共计有4508家,排名第四,仅居易捷、昆仑好客、美宜佳之后。苏宁小店提供线上下单,3公里范围内配送服务,是典型的新零售便利店。而在11月1日,苏宁小店从1.0升级到3.0,3.0店内设有就餐区、熟食区、吧台区,同时提供家政生活、家电服务等服务。

除了便利店外,今年以来,苏宁对“卖菜”的兴趣浓厚,苏宁菜场接连攻入南京、北京,提供“线上下单,次日自提”的服务,不过就SKU而言,目前数量还比较少,仅有约200种。永辉超市同样上线了“永辉买菜”app,并在重庆、成都、北京等多地试水运营。据悉,“永辉买菜”将与永辉mini店互相配合。永辉mini店也是永辉超市2019年的拳头产品,目前已经开出500家门店,营业面积在300-500平方米之间,定位于社区生鲜超市,未来永辉超市还将持续加码mini店。

对卖菜兴趣最浓的或许要算美团点评,其旗下拥有多个生鲜产品。包括面向to B领域的“快驴进货”,主要为外卖平台商家提供食材、一次性用品、酒水饮料等进货服务;还有做菜市场代运营的“菜大全”,将菜市场中摊贩的商品经过品控、包装后,入驻到外卖平台上。11月20日,美团点评旗下的手机买菜业务“美团买菜”正式进入深圳,这也是继上海、北京、武汉之后,美团买菜首次攻入华南。

京东虽然也在调整,不过目前步伐略小。今年9月,京东曾对外表态称,今年下半年将推出针对社区居民的“七鲜生活”和针对办公人口集中的商务区的“七范”,预计将在12月落地。

无论是苏宁易购的社区便利店、苏宁菜场,还是美团买菜、永辉买菜,以及即将亮相的“七鲜生活”,都是瞄准社区,瞄准小业态。

龚总表示,这是因为电商的存在,再加之实体店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加剧,商圈越来越小,大卖场要覆盖3公里以外很难,但是两三公里很难支撑大卖场发展。所以基于现实,互联网巨头在顾客比较愿意去的一两公里内,把卖场做近、做透。

何总则认为,社区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,是未来零售业一定要争夺的市场,但是做好社区是比较困难的,社区的商业更贴近消费者,更需要运营能力更强,小店的经营模式对商品把控能力比大卖场的要求要更高,需要本身的内功更深厚,不然社区也是一个坑,互联网在社区的打法,目前来说都没有很好的效果。

他进一步指出,生鲜这个市场靠烧钱是很难烧出一个特别好的盈利模式,社区市场靠互联网的打法很难把流量长期聚集在自己的平台,社区市场本质上还是得在零售、商品服务上下功夫。

售前咨询热线

021-68094600

在线咨询

Copyright © 2015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微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37786号-3

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7834号